< 返回
娃哈哈与达能唐吉坷德大战的反思

近来一段时间一直占据着国内各大财经媒体头条位置的“娃哈哈”与“达能”之战本周又有了新进展。6月7日,在一篇洋洋洒洒5000多字声明信背后,宗庆后宣布辞去合资公司董事长一职。用宗总自己的话说:余生将在诉讼中度过。

表面看,随着宗董身影的渐行渐远,娃哈哈与达能口水战似乎硝烟散尽。不过好戏再演:就在宗董的辞职声明发表不久,娃哈哈全国经销商联合发表声明,对达能逼迫宗董辞职表达出了强烈的不满。达能的股票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跌幅。看来,这出大戏远远没有闭幕。

双方间的纠纷,来来回回扯了一轮又一轮,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旁观者一时也是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究其实质来看,其实是企业并购中的两个老大难问题。一个是人力资本问题;一个是企业文化差异问题。

从娃哈哈看,如果没有宗的辛劳打造,就没有娃哈哈辉煌的今天。用宗自嘲的话说:他是史上最廉价的ceo。因此,达能在挟资本之势力图强行并购娃哈哈时,恰恰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对宗董的人力资本评估问题。一个企业的发展,固然需要一个和谐有力的团队配合,但企业掌门人的指挥决策作用绝对不能低估。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掌门人的一个决策可能使企业走向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天地;也可能使企业步入绝境从而走向破产。20多年来,娃哈哈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校办企业壮大成为全国的驰名企业,宗庆后功不可没。达能看上了娃哈哈,却不能给宗庆后一个很好的交代,但却对娃哈哈的经销商许以重利。这种忽视人力资本价值的做法,既引发了宗庆后的不满,又使得娃哈哈的经销商团队感到唇亡齿寒,促使娃哈哈的经销商决定与宗庆后同舟共济共进退,客观上起到了适得其反之效。看来,给达能支“撇开头人,只招部属”此招者,的确没有清楚中国的企业领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应该说是决定企业并购能否顺利收到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国内外企业并购案例来看,大多数企业并购的失败根子就出在文化差异上。尤其是对并购中外企业而言,由于双方所处的国别不同,企业经营环境不同,使得并购后的企业磨合更为艰难。按理说,达能在并购“乐百氏”后应该在并购中国的食品生产企业中是有经验的。但由于“乐百氏”在被并购后其经营状况一直未能恢复到令达能满意的地步,说明达能在驾驭和管理中国企业方面肯定还有缺陷。而此次达能并购娃哈哈的过程之中,明显感到达能的一些做法与其作为世界500强的身份不匹配。感觉双方不是在交流,倒像是在骂街。这样下去,即使达能如愿抱得娃哈哈,娃哈哈恐怕也很难给达能创造出达能所想的目标。古人云:和为贵。离开了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企业的并购即使成功也会付出很大代价的。

宗庆后与达能之战,确像唐吉柯德大战风车之战。凭宗庆后一人之力,要撼动达能在全球食品业的霸主地位,是有点难。但不管诉讼结果如何,宗庆后,作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个代表人物,会在历史上留下其应有的一笔。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从中抽取营养,学会与狼共舞!(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