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西门子——看我怎样管理企业

2004年1月22日,全球电子电气行业的佼佼者——西门子公司宣布:实现2004财政年度“开门红”。2004财年第一季度,西门子公司在全球共实现净收入7.26亿欧元,实现销售收入183.29亿欧元。

1847年10月1日,约翰·乔治·西门子与维尔纳·冯·西门子及他的合作伙伴约翰·乔治·哈尔斯克三人共同创立了“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这是当今称霸世界的西门子公司的前身。现在,西门子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电气公司之一,其总部设在德国柏林和慕尼黑,公司现有员工约41.7万人,销售收入742亿欧元,净收入24.45亿欧元。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榜中,2001年列23位,2002 年列22位。一个半世纪以来,其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公司的一大特色。对西门子来说,可持续性发展意味着长期经济效益、环保意识和充当良好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

跨国公司西门子,其业务遍及世界190多个国家,设有600多家工厂、研究所和销售中心。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六大领域——信息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和照明,公司80%的销售收入来自德国以外的地区。西门子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872年,当时西门子公司向中国提供了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近25年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门子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忠实的合作伙伴。通过提供移动和固网通信、发电和输配电、铁路干线和城市轨道交通、医疗设备和工业自动化等各个领域的高品质、可信赖的创新产品、设备、解决方案和服务,西门子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迄今为止,西门子在中国已经建立了40多个合资企业,在28个城市建立了地区办事处。这种区域组织结构让西门子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了解本地信息,更加有效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组织结构

均衡的业务结构使西门子很好地应对了2003财年行业不景气所带来的挑战。另一个关键的成功因素,是公司很好地发挥了跨行业的协同效应。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创新网络,西门子成功地将中央战略导向、分散的企业责任和组织结构以及本地价值创造结合在了一起。西门子的国际业务由14个业务集团来负责,其中包括融资部分。公司也和其他合作伙伴共同经营合资企业,如与博世在家电领域(博世——西门子家电公司)及与富士通在电脑系统领域(富士通——西门子电脑公司)进行合作。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让西门子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龙头企业。公司很重视国际电气工程和电子市场,由于电子市场发展迅速,该市场的增长速度预计将继续高于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

创新

创新——是西门子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03年,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高达51亿欧元,相当于公司销售额的7%。上一个财年,西门子的研发人员创造了7400多项发明成果,并提出4800多项专利申请。西门子是德国国内提交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企业,其申请量在欧洲和美国名列前茅。西门子约五万名研发人员中,有一半以上都在从事软件开发,他们力图使西门子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制造商之一。西门子近年推行的"top+"计划硕果累累,资产管理、质量管理和创新管理是该计划的三大支柱,它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从1999财年开始,公司开始引入经济增加值(eva)概念,作为所有业务活动的硬性衡量指标和控制标准,利润率必须是以某项业务或某个集团在扣除资本成本后获取的收益能力来计算。2004财年之初,西门子扩大了“top+”计划的范围,将其和重组后的“西门子管理系统”整合在一起。它目前把精力放在三个计划上:创新、客户为本和全球竞争力,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司"无限创新、推动世界"的传统优势,包括强大的业务结构、创新能力、客户导向、覆盖全球的业务和良好的财务管理。

为实现公司价值的不断增加,西门子建立了透明和有责任感的公司管理和监管机构,有效地赢得并维护了公众对公司及业务政策的信任。西门子历来注意尊重和保护股东权益,提供透明及时的公司信息,确保公司管理层和监事会的密切合作,而且国际和国内的公司治理标准都得到了有效的执行。西门子拥有股东逾100万,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超过50%的股份为德国以外的股东所持有。2001年3月,西门子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展望未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门子逐步从电气工程领域转变到电子领域;公司的业务重点转移到信息技术方面,并且发展到半导体领域。现在,西门子在半导体领域已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同时还成功地重建了其在全球的规模。20世纪60~70年代,公司在南美和北美市场站稳了脚跟;现在,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亚太、东欧和南部非洲地区。1989年,西门子采用现代结构进行改组,形成了17个核心业务集团,以便更好地适应公司在新领域(如汽车电子系统等)的发展。1990年,西门子收购了利多富计算机股份公司,成为发展中的欧洲个人电脑市场上最大的生产厂商。今天,西门子再次进入新的转型期,这个时期的核心是“最佳时效运作”,这将是一个全公司范围的活动方案。其目的是,通过推出企业广泛的文化转变,持续提高生产率,系统地促进革新,开拓新市场,由此获得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