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英特尔的中年焦灼

30多年来,英特尔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温柔过。这也许是一个产业巨头步入中年后,激情内敛、心态平和的象征。

不过,商业社会的每一丝细微变动,都有着赤裸裸的利益诉求。透过温柔的面纱,中年英特尔内心的焦灼,远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激烈。

中年焦灼

这是英特尔30多年历史上第二次真正意义上的焦灼。

第一次发生在1985年。那年,它确信无法阻挡日本内存企业的进攻后,痛苦地退出了这一领域,转向微处理器市场。

这一转向成就了英特尔今日的辉煌。因为它顺应了汹涌而至的pc时代,一个完美阐释了摩尔定律的时代。

这一时代的特征是速度与激情。全球it产业疯狂追随着英特尔的这一发现,而后者也毫无忌惮地捕获着和利用着所有pc厂商的青春——从ibm到惠普,从康柏到戴尔,再到我们的联想。

互联网的发明为摩尔定律创造了一个绝色的情人。梅特卡夫定律,这个应用与价值成长成正比的定律自从与摩尔定律融合后,便彻底颠覆了以往pc产业扩张的方式。而pc销量的几何级增长也进一步将英特尔推上全球半导体产业巅峰。

但是,互联网创造的关联市场远比pc市场更有诱惑。移动计算、网络通讯、数字家庭、数字医疗、iptv,众多新兴应用仿佛雪花一样扑面而来。无线技术的普及,也同样使得通讯业成为现代生活最具影响力的产业。而数码时代的来临,已创造出一个巨大的闪存芯片市场。

对这些,陷入“速度至上论”的cpu仿佛无动于衷。

pc业者日渐意识到,技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落差正日趋拉大,全球正步入一个技术“相对过剩”的时代。于是,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技术的成熟应用。即使普通公众也已发现,现有处理器的速度与主频应付全部日常工作,已绰绰有余——更高更快的处理器正产生着大量技术冗余。

这是应用意识的觉醒。而英特尔有些措手不及,它太沉醉pc时代了。这似乎可以看做2004年贝瑞特在公众面前下跪的产业背景。

贝瑞特的举动意味着,摩尔定律的激情时代已经结束,中年英特尔正在和必须面临第二次重大转型——它需要超越pc,走向消费电子、通讯产业,向技术的成熟应用阶段迈进。

当然,斗士amd的追赶也开始动摇了英特尔的权威地位,它在64位双核处理器上突进,一度让英特尔陷入不堪,甚至陷入“真假双核”的滑稽争论。

但amd的上台,甚至仅仅可以看做是“英特尔时代”的小小插曲,因为让它内心焦灼的根本原因还是如何应对正在进行的时代变迁——它的小对手amd,也是如此——他们都还没来得及在pc之外的新领域构建自己的生态圈。通讯产业领域,高通、德仪等不声不响地垄断着手机芯片;而在消费电子领域,三星、索尼等日韩巨头正品尝着越来越醇厚的美酒。

赌博“平台”?

英特尔想到了“平台策略”,在2005年。

这一策略的核心,不是具体的芯片产品与技术,而是基于芯片产品的具体应用。英特尔五大平台事业部分别为移动产品、数字医疗、数字家庭、数字企业、渠道产品——pc之外,英特尔开始将目光投射到了新兴市场——这成了它的心病。

英特尔顺应通讯时代而推的wimax计划正遭受着一系列挫折,它很可能沦为这一领域的旁观者;尽管借助收购数字电视芯片设计厂商强攻进数字电视、ip机顶盒等消费电子市场,但是英特尔还没真正分得多少羹。

平台策略的另一重意味是,英特尔以往“胁迫”合作、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因此,面对oem厂商、品牌厂商以及渠道,它需要也正在变得温情脉脉。

对于原本牢靠而目前开始动摇的合作伙伴,英特尔显示出奇特的宽容。近来,戴尔一直在其官方网站兜售amd处理器,似在试探英特尔的底线。而英特尔则以“尊重合作伙伴的策略”保持了低调。

事实上,英特尔自身也正小心翼翼地对以往合作阵营进行解构。它正试图全盘移植台式机市场经验,贯通笔记本电脑、通讯等多个领域的产业环节。

台式机高速成长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可以在标准化环境中规模化生产。这种标准化概念近来已被英特尔包装成一种新的策略,即“通用构建模块”计划,其内涵正是通用化、标准化、diy化。

在笔记本电脑领域,目前硬盘、光驱等关键部件的规格与标准还处于混乱状态,厂商之间借助这种混乱形成各自竞争门槛。同时,他们的合纵连横也时时威胁着上游芯片厂商;而在通信领域,芯片设计企业、运营商、设备商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解决方案,还不能完全互联互通。

英特尔这一动作谨小慎微,因为它所破除的是竞争壁垒。促使新兴市场diy化,这对品牌企业的利益构成了威胁,而这一举动已经招致了惠普、戴尔等伙伴的警惕。

这意味着,在构建新的生态圈的过程中,英特尔未来将面临着重大挑战。在获取新兴领域的市场份额时,它将被迫放弃原有市场的利益,而amd将肯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不过,还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市场会立刻出现一个比肩英特尔、甚至打败它的厂商。人们往往期待巨人被自己打败。因为,平台策略虽然是英特尔对pc时代的反拨,但它能否为英特尔创造新的辉煌?至少目前,这一策略还只是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