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联想掏空戴尔真相(3)

由守转攻

联想意识到,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并且联想并购ibm pc是以小吃大的大胆举动,其难度更大,倘若坐等竞争对手来攻击,情况将险象环生,因此公司选择了主动出击。

阿梅里奥的加盟,可以视为联想意图在国际市场由守转攻的一个序曲。从斯蒂芬。沃德到阿梅里奥,新联想显然已经坚定了聘请海外经理人担任指挥官的战略。

收购ibm pc业务之后,联想的海外市场份额比重大增,但其目前实际利润的真正来源却依然是中国本土市场,联想海内外市场表现呈现出强烈反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戴尔全球市场份额已上升至历史新高点:19.2%,而联想仅为7.7%,不到对手一半。而在美国市场,戴尔更是拥有绝对优势。

海外市场窘境,淡化了联想收购ibmpc得来的全球第三pc品牌影响力。而面对惠普、戴尔、宏基等品牌在后院的冲击,联想正面临内外夹击。因此,拓展海外市场已成为联想的自救之举。

对于最为紧迫的联想海外市场来说,2006年将是联想全面反击的最佳时机。2005年,除了印度、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外,联想在其他海外市场的表现并不抢眼,以emea区为例,2005年11月1日,联想公布2005/06财年的第二财季报告时,该区依然处于亏损境地,原因在于当地pc市场长期激烈的竞争,需求趋于饱和。

目前联想在发达市场的发展并不顺利,需要熟悉直销模式的人加盟,戴尔人无疑最为合适。在麦大伟加盟联想后,出任主管联想在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业务。这些区域是联想寄予厚望的区域。联想国际化将首先在上述新兴市场突围,联想近期的业绩增长也将来自这些区域。

柳传志曾坦言,联想国际化的最大困境是国际化人才匮乏。尽管收购ibm pc业务后获得了部分海外团队,但面对戴尔在亚太的冲击,以及他在美国市场的垄断优势,原ibm高管同样不足,这使得联想收购的效应与实际国际化程度之间有明显的落差。

联想将总部迁至美国,但并未淡化中国本土品牌色彩,他急需一个更加国际化公司的外表。因此,挖角阿梅里奥填补高管层面,便成了联想变身的必要手段。

联想在打击戴尔的同时,也愿意、并敢于任用从戴尔挖来的各个级别的骨干员工。他们将加速联想完成从“国际化公司”到真正的“跨国公司”的演变。从戴尔跳槽过来的高层都得到了联想的重用,从中可以看出联想的良苦用心。

这还仅仅是开始。联想中国新闻发言人对外公开表示,“联想一直没有停止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上述一干人等的加人,只是其庞大人才计划的一小部分。为了这批“精英”,联想甚至做到了“因人设职”。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