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档案的一体化管理

1 实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1.1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一体化”是图书、情报、档案工作和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改革开放、创效益、求生存的现实需要。实现“信息一体化”就是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将图书、情报、档案作为一个系统,优化管理,综合开发,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精简、效能、统一原则,又能达到宏观管理、微观放开、延伸范围、参与改革的新路子。为了把科研成果推向社会,转化为生产力,图书、情报、档案工作应加快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建立起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1.2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与档案馆以及情报所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构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网络,促进信息服务的交叉与融合,并完成同国内信息基础设施与国际互联网的对接,才能共享全球信息资源,推动整个社会信息现代化。

1.3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信息管理一元化的需要。图书、情报和档案都是整个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应该改变孤立、封闭体系,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协调合作,组织全国和地区性的统一网络,并与互联网连接,既便于实现文献交流与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也有利于节约网络投资,统一信息管理。

1.4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用户利用信息资源整体化的需要。高科技研究与成果创新对图书、情报、档案资源的需求都是整体化的,既需要比较系统的理论依据、参考资料,又需要原始的档案资料,还需要最新的科学情报信息。这种需要不仅要求快、广、精、准、全面系统,而且还要手续简捷,利用方便,图文并茂,手段先进。只有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才能满足用户的迫切需求。

2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措施

2.1建立三者统一的信息领导机构。建立图书、情报、档案三位一体的信息领导机构。对图书馆、档案馆、情报机构实行统一领导。按照“全局集中、局部分散,通用集中、专用分散”的原则建立纵向有层次,横向协调多功能、高效益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对图书、情报、档案三个部门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合理配置三者的文献资源,打破各自为政的状态,建立图书、情报、档案三者联合的文献信息系统,发挥系统整体功能作用。加强三者之间的横向联系,从整体出发,兼顾各自的特殊性,调动图书、情报、档案各机构人员的积极性,使三者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呈现出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更高程度的整体性、统一性、协调性。

2.2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化。钱学森曾说过:“情报资料、图书、文献和档案都是一种信息。”它们都具有信息的属性。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建立在它们共有信息属性基础之上的。在网络时代三者的各管理部门应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组建联合信息网络,把分散的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连成一个集成信息网,把它视为一个系统工程,该信息网由信息资源采集、信息产品库、用户服务器及用户终端等部分组成,用户可通过与网络终端相连的综合信息目录浏览器查找所需的信息,还可以实现馆际互助互利。

2.3加强图书、情报、档案工作标准化管理。图书、情报、档案的标准化工作是信息一体化管理的基础。没有统一的标准,综合加工、信息检索、信息一体化管理网络的建立就无从谈起,用计算机现代化设备和手段进行一体化信息服务更无法实现。例如,在信息的著录、标引、分类、检索以及计算机、通讯设备的通用性等方面都应实行标准化。图书、情报界已普遍使用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汉语主题词表》和《文献著录条例》等标准:档案界颁布了《档案著录规则》、《中国档案分类法》和《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等一系列标准;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则适用于图书、情报、档案各部门。这为进一步实现标准化奠定了基础,总之,标准化工作的进程应该更快,以便为图书、情报、档案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郑州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