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普通高校全日制自考生的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摘要:通过对全日制自考生现状和心理特点的分析,探讨高校对全日制自考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学生的心理引导工作以及实施相应的辅助性手段来促进高校全日制自考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以及自考生的成才与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心理;问题;管理对策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但由于受到总体经济水平的限制,我国现有高等教育资源还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入学率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自学考试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它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规模最大,开放程度最高的一种教育形式。①伴随着自学考试的蓬勃发展,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自考助学机构,招收全日制自考生。实践表明,这不仅充分贯彻了国家开放高等教育、多种形式办学的精神,而且使高校现有资源得到更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更使得自考生有机会感受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自考生的成长。但由于自考生在生源结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上均有别于普通大学生,而且一些学校在自考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了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管理人员配置紧张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全日制自考教育的发展。

一、现状分析

(一)全日制自考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生源的多样性

自考学生的生源相对于通过高考进入高校的学生要复杂得多。自考生绝大部分来自于高考失利的高中生、职业高中生、中专生以及少部分在社会工作后又回到学校充电的社会人群,这导致自考生之间文化基础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上学也只是家长的意愿,这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力差,环境适应能力差,是非判断能力差,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中去,对学习没信心没毅力。②

2.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规范

负责自考生管理工作的专职教师,主要是由高校的老师兼职或是由无编制的招聘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因本身具有相应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的管理处于分身无术的状态,这可能会导致对学生心理动态掌握不够及时、管理工作不到位;而招聘教师的人员流动性大,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的了解没有一个持续性,同时还存在文化道德等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此外,自考学生只需通过专业所要求的课程,即可拿到毕业证书,而学校现行的规章制度主要针对普通大学生,对于自考学生约束力不强。

3.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和教学管理的松散

一些学校在这个方面往往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课程并非由本校老师上课,还存在研究生代替导师上课的现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在课时安排上,主要考虑了课程考核或任课教师的时间安排,经常出现半天甚至一天内上同一门课,在短期内结束一门课程教学的现象,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4.教学与考核的脱节

教学与考核的脱节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作为助学单位,只是提供课程内容的传授,教学环境的配置,而考核则由国家通过自学考试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就容易引起片面追求通过率而忽视素质教育的情况出现。可以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自考生与学校处于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也制约了管理工作。

5.收费与待遇的不对等

由于自考助学这一办学方式是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则,各项开支都来自于学生缴纳的学费,国家没有任何形式的补贴。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自考生所需要交纳的费用更多,但在公共设施的使用上往往受到更多的限制。比如自考生使用机房、语音室的机会明显少于普通大学生;而自考生使用学校的图书馆需要缴纳额外费用;并且在缴纳同样住宿费用的情况下,自考生的住宿条件相对较差。

(二)自考考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相关研究表明,自考生过于自卑是他们的主要心理问题,87.1%的自考生存有自卑心理,而67.6%的自考学生认为与普通大学生之间相异的待遇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③可见,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自考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更为复杂。

1.考试压力让学生心理疲劳

考试、学习的压力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④。全日制自考生每年要进行四次考试,基本上每三个月就要考一次,考试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存在。自考的考试合格率低,而自考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学生就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加之一些助学单位教学质量较差,管理工作不到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不够重视,久而久之,这种持续的压力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疲劳。

2.不平等待遇让学生心理失衡

全日制自考生平时学习生活在大学校园之中,他们希望融入到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之中,这也是自考助学这种办学形式的初衷所在。同时,他们也希望获得学校对他们身份的认同。但很多学校在自考生使用图书馆、语音室、计算机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要么收取额外的费用,要么限制使用时间。这种在公用设施使用待遇上的双重标准极易导致自考生的心理失衡,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是校园的真正主人,他们还游离在大学校园之外。这对他们原本就脆弱敏感的心理无疑是一个更大的打击。

3.社会偏见是自考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社会对于自考生的偏见主要表现为对自考学历和自考生能力的认同度不高。这种偏见源于我国曾经沿袭了数百年的科举制度和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一卷定终身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理念。自考生一般都是高考的失败者,尽管他们付出了几年的艰苦努力,通过与普通大学生要求相类似的考核,但他们的努力和成绩却往往被一次高考的失败所掩盖、被社会所忽视。他们的努力和成绩不能得到社会相应程度的认同,这是自考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表示不招收自考毕业生,高校在研究生录取中对自考学生的不平等待遇,这些方面都会加重他们的自卑心理。

二、全日制自考生的管理对策

普通高校开展助学的目的作用就是扬自学之长,补自学之短,将自学与大学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自考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增进自考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自学考试教育质量。⑤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普通高校的师资力量、办学环境和管理优势,保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质量和水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功能和学校的指导作用

在全日制自考生招生过程中,学校与学校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学校纷纷以降低学费来吸引更多的生源,这对学生而言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学费的减少往往意味着投入的降低,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出现恶性循环的局面。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全局出发,通过考察各高校的软硬件环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