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赢在中国:世界级企业家解决之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本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

在80 年代初,由于中国的短缺经济特性,中国产生了一批暴发户,针对暴发户在生产何销售上都是粗放式的管理,算不上真正的企业家;邓老1992年的南巡之后,暴发户的时代逐渐成为过去,知识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初现端倪,大量海外资本蜂拥而入;98年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从新浪、搜狐等一批网络致富的新贵,他们赚取财富的速度和额度远远超过了传统行业。但无论他们在纳市上叫的多火,始终还只是做国内的生意。没有国际化的业务,就不会有国际化的企业家。

2003年以后,tcl、海尔、联想等国际化集团公司开始了国际化并购,联想购并 ibm个人电脑业务,在业界引起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讨论的热潮,但无论是柳传志还是杨元庆,彼时都不足以称为国际化的企业家。国际化的品牌需要系统化的战略资源支持,国际化的企业家的诞生同样需要系统资源支持。

赢在中国在风投公司选拔创业选手时,进行了广泛的资源整合,从媒体传播方面来说,包括雅虎(中国)、中华英才网、哈佛商业评论等;从智慧支持来说,融入了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的智力支持,法律方面有全球第二大法律服务机构dla piper律师事务所支持;从资本方面来说,有具有国际化北京的idg、软银赛富、今日资本等国际著名机构提供创业资金。当然,这些国际资本机构提供的远不止是资本本身,还应包括国际化的风投准则。综合来看,这是一个基于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孵化器,很有可能孵出一只能叫响世界的金鸡。这也是赢在中国和超级女声或梦想中国很不同的方面,从运作模式上来说,无论是超级女声或是梦想中国,都很难走向国际化,尤其是超级女声,本来就是舶来品,从海外的节目介绍过来然后融入了中国的元素。但赢在中国有可能,这与中国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正处于中国经济大举进军国际化的关键历史时期有关,现在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媒体是工具,通过相关的节目将中国的企业家置入全世界的范围内思考,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前瞻性的企业家是中国业界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赢在中国的国际化战略应该是中国企业家走向国际化的乐园。如果说中国人缺什么样的人才的话,一应该是诺贝尔奖得主,一应该是国际化的如杰克·韦尔奇那样的国际化的企业家了。 不敢说被赢在中国选出来就一定能成为国际化的企业家,但是一位选手如果通过国际化的资本、媒体和智慧的检验,那至少应该具备成为国际化企业家的潜质了,这也应是赢在中国的重要价值。

无论如何,赢在中国始终只是一个媒体,媒体天然的要关注在观众中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他可能为了提高选手的价值及可看性而将节目制作的臻至完美,但是节目就是节目,它要的是炫耀和吸引,一些具有成长性的内敛的企业家可能并不适合在赢在中国这样的舞台施展,由此也失去了很好的机会;而真正的创业需要的是潜心耕耘,丝毫来不得半点浮躁。综合来看,一个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企业选择赢在中国来投入广告和宣传是个不错的选择,从这里可以得到一整套的企业国际化所必须的支持。

作者:朱少柳 80后中国策划业第一新锐之秀,中国策划业第三代领军人物。自小受过中西合壁的良好教育,品牌专家,中国咨询频道咨询营销策划,网易特约撰稿人,阿里巴巴十余家媒体的品牌专栏作家和特约研究员。朱少柳先生自学生时代起著述颇丰。作为一名青年研究员,先后三次承担中石油组织的青年成长与创业的负责人,并获得奖励。在学生时代曾著作有《让激情燃烧到永远》一书,风靡京城各大高校,一时纸贵。另外著有反映学生创业的小说《中关村学生创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