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从“捷康”胜诉看中国企业海外维权

企业海外维权形势严峻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面临的跨国知识产权诉讼不断增加。据统计,中国在对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美国的出口贸易中遇到的知识产权诉讼越来越多。自2000年起,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有关外国产品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337调查”中,中国连续7年成为第一涉案大国,而近期美国针对全球的“337调查”,近40%涉及中国企业。

所谓“337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1930年通过的关税法第337条对外国产品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的调查。根据美国相关法规,在美国国内企业提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相关进口产品发起“337调查”后,该委员会可以发出“普遍排除令”,即只有经该委员会调查确认没有存在专利侵权行为的外国产品才可以进入美国市场,而其他所有企业都将被挡在市场之外。

中国江苏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安立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中国企业在‘337调查’中胜诉率极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因‘337调查’侵权发出‘普遍排除令’,进而引起整个行业倒闭和产业链坍塌的情况经常出现。如何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成为中国出口型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捷康公司是自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唯一一家主动要求加入“337调查”并最终胜诉的中国企业。

把海外维权行为当作投资

安立军在谈到捷康公司在美国胜诉的体会时说,中国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把在海外维护其知识产权的行为当作一种投资,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跨国知识产权诉讼,为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扫清法律障碍。

2009年4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针对捷康公司的“337调查”做出最终裁决,认定捷康公司所使用的生产工艺不侵犯美国泰莱公司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请调查的专利。

三氯蔗糖是一种甜度相当于蔗糖600倍的新型甜味剂,主要原料为蔗糖,由于其具有安全性高、耐酸碱、耐高温、货架期长等优点被应用在全球3000多种食品和药品中。近年来,中国三氯蔗糖产品出口发展迅速,引发了一些美欧生产企业的反弹。2007年4月6日,英国泰莱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国泰莱三氯蔗糖公司(合称“泰莱公司”)为了保持其在全球三氯蔗糖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以专利侵权为由,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3家中国生产企业展开调查。

捷康公司一开始并不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这项“337调查”中的被告,但鉴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有可能发出“普遍排除令”,捷康公司主动申请加入调查,以证明自身的“清白”。

安立军在谈到捷康公司胜诉时说,公司在美国的整个应诉过程历时一年半,投入人民币2000多万元,而很多中国企业在面临跨国知识产权诉讼时,往往因为不愿花费巨额律师费而放弃应诉。他强调,中国企业应转变观念,不要在律师费上有所吝惜,而应将律师费看成是一种“投资”,积极、主动应诉,才能打破壁垒,赢得市场。

冲破知识产权壁垒任重道远

安立军认为,知识产权制度原本是为了鼓励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将知识产权与贸易壁垒联系起来。但是,当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应用到跨国生产经营当中时,一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就与进出口贸易联系起来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就成为各国重要的贸易政策之一。当知识产权固有的垄断性超出了合理范畴,扭曲了正常的国际贸易时,它就成为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中国出口企业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出口和销售链条,其在国际市场面临的知识产权壁垒也越来越多。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面临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这些看似纷繁复杂的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其背后关乎的是众多中国出口行业和出口企业的利益。而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些出口行业和出口企业能否继续赢得国际市场,对于中国扩大出口、促进整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捷康公司的胜诉固然是好事,但相对于中国整体经济而言,只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像捷康公司一样,转变观念,赢得越来越多的跨国知识产权诉讼,“中国制造”才能真正突破国际市场的知识产权壁垒。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