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以管理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

摘 要 和谐是一个出版社维持稳定团结、维护广大员工利益及制度规范有序的最高表现,是促进出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型出版社,需要通过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是管理的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结合”的理念,着力构建好“服务型”领导层;通过倡导内涵管理,着力培育好独特的社风文化;通过建立绩效和责任监督反馈管理机制,着力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关键词 管理;和谐;出版社;服务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是一个出版社维持稳定团结、维护广大员工利益及制度规范有序的最高表现,更是促进出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出版社要发展,首先要创造和谐、实现和谐。而和谐是依靠科学管理来实现的,科学管理则应通过理念建设、内涵建设和机制建设来共同维护和推进。

1 树立一个理念,着力构建好“服务型”领导层

员工是出版社改革发展稳定的主体,是推动出版社建设与发展的决定力量。能否最大限度地集中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出版社和谐奋进的氛围,出版社各层领导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和谐出版社,各层领导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需要转型,要变“官本位”思想为“服务本位”思想,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是管理的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结合”的理念,杜绝以“官”自居,“唯上”“唯己”作风,和凌驾于群众之上的观念,应把手中的权力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把自己作为事业的骨干和员工的公仆,为构建出版社“人人为,为人人”的和谐服务格局而努力。

[1]

其次,领导者尤其是中层领导应把绝大多数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管理及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员工的价值、尊严和权利,从员工需要出发,提供精神和物质层面的服务。并要教育和引导员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工作和生活中,各层领导要主动与员工密切关系,亲近员工,做员工的贴心人;体察员工,做员工的知情人;反映员工的要求,做员工的代言人;帮助员工,做员工的引路人;维护员工的权益,做员工的保护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员工的充分信任和信服,才能形成精诚团结共奋进的和谐风气。

[2]

再者,领导者要善于运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各种矛盾。因为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作为领导,要具备妥善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能力,从而维护出版社的安定团结,使各部门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又充满活力的局面。

2 倡导一个内涵,着力培育好独特的社风文化

培养优秀的员工仅靠硬性的管理约束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依靠精神培养与管理,也就是出版社的内涵管理——社风文化建设。社风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管理,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长期实践过程中孕育和培养起来的具有独特价值观基础的行为规范和观念形态,是出版社全体员工构成的群体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的总和。文化的力量如水之性,无形胜有形,润物于无声,不断滋养和润泽着员工的精神与心灵。此种管理与其说是管理,不如说是服务。即服务于员工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员工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服务于创造自然的和谐氛围,从而不断积累精神财富。

[3]

建设社风文化,要按照文化规律而行。在观念上,要把员工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资源,把其放在主动的、积极的位置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方法上,要在充分尊重人性规律的基础上,倡导“和而不同”的观念,为员工自我管理、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提供资源、搭建平台和创造条件,把员工内心追求的力量引发出来,帮助每位员工首先成为自己的主人,使其在集体主义精神凝聚下充分施展个人才华,从而极大地激发每个主体的积极性,并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内容上,努力营造热火朝天干事业、春风扑面暖人心的和谐氛围,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社风文化建设与培训,让员工充分认可出版社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出版社与员工之间的认同度和满意度,造就一种和衷共济、团结奋进的群体精神,不断推动出版事业的进步。

[4]

3 建立一个机制,着力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建立健康的员工管理机制,着力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促进出版社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出版社应该建立体现公平、注重效率的绩效和责任监督反馈管理机制。它是组织制度和工作机制公平合理的根本标志,是公平环境得以形成并创造和谐氛围的根本保证。出版社应从尊重人、教育人、激发人和提高人的角度,以公平为原则,建立一套和谐健康型绩效及监督管理体系,对员工的德、能、勤、绩进行科学评价,以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来激励和约束员工,并正确引导其把着眼点放在开发自身潜力,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上,使员工的工作活动与出版社工作目标相一致,通过促进个人发展推进出版事业发展,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从而保证出版目标顺利实现。

和谐健康型绩效及监督管理体系应分为绩效评价体系、监督反馈办法和激励提高措施等内容。绩效评价应在遵循“重效率、重效果、重创新”的原则下制定评价体系。制定前充分征求员工意见,体现员工意愿,使方案尽可能民主。评价指标从个人业绩、组织能力、管理技能、工作态度、个人品德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筛选,使其既涵盖能体现个人能力与状态的评价内容,又要就简避繁,尽量量化,并给予适当权重。具体评价标准根据人员分工分类型、分层次制定,并依据形势发展和客观工作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评价的实施按照公开性、客观性、开放性、差别性和一致性原则进行,充分体现绩效管理的激励效果和公平性。实施过程不可流于形式,要实施监督反馈等控制措施。监督主要指建立由不同职务、不同级别的人员参与的评价小组;实行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互评及不同层次人员互评;并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反馈主要是指完善信息渠道,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调整完善评价体系,尽可能减少决策失误。评价后应对成绩突出者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典型加以推广,以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激励和促进落后个人及部门进行改进,也要对落后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处罚;但更为重要的是,应着眼于员工长远发展的需要,把焦点放在促进员工能力的开发与提高上,通过强调绩效培训及不断学习的氛围,形成各部门改进绩效的持续内驱力,从而使出版社形成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保障与竞争环境。

4 结语

和谐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和谐的必然结果。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版社更要以和谐为牵引,将员工与出版社以双向互动的方式有机结合,在社内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团结稳定、关系融洽、制度规范的局面,维持出版社的发展与壮大,使出版事业不断攀向高峰。

参考文献

[1] 童中贤.构建和谐社会领导方式的转变——论人本领导.理论探讨,2006(3):155158.

[2] 刘铁牛.培育公务员精神与提高政府服务水平.重庆行政,2006(3):7475.

[3] 齐善鸿,吴思.新企业文化理论——以道为本的“道本管理”.中外企业文化,2006(9):2225.

[4] 田旭.美日企业文化的特征及启示.商业研究,2002(6):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