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后奥运”时代

奥运盛宴剧终人散之后,中国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从历史来看,自1960年代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从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到奥运会召开前的7年间,经济都会维持较高增长,中国概莫能外。但是7年之痒过后,便迎来了“后奥运经济”时代,有的国家承受了奥运之后的低谷效应,有的国家则华丽转身成功,奥运助本国挺过经济泡沫难关。

中国如何在“后奥运经济”时代华丽转身?

北京没有为奥运过度投资

挪威hist大学的奥运经济研究学者harryarnesolberg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奥运之后的经济下滑,在一定方面与奥运会举办国的巨大超预算费用有关,他说,以2012年伦敦举办奥运会为例,离举办还有4年,预算已追加到了93.5亿英镑,比预算的24亿英镑高出4倍。

harryarnesolberg分析,这些费用用于一些运动设施和非运动设施的投资及管理运作花费。导致管理运作花费增加的原因有事前预计不足、内外部因素、政府原因还有一些不可预见的方面。设施建设费用增加的原因还包括比如1992年巴塞罗那的物价飞涨和一些没有预计到的场馆的修复工作。分析费用增加,有两个原因。

第一,计划外的花费增加。包括突发事、赛事组织者缺乏经验、未充分吸收以往奥运会经验、对金牌运动员的承诺过多。

第二,“计划内”的花费增加,包括利用奥运会的契机来升级原有的基础设施以及股票基金之类的投资收益等等。许多国家在奥运后因要为奥运的巨额超预算费用买单,而陷入了经济的逆身下滑。

而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陈剑则认为中国不会面临这方面的困扰。“北京市政府2001年确定的‘奥运预算投入’约为2800亿元。在这些预算中,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包括在北京‘十五’计划中了,这部分约为1440亿元,即使不办奥运会,这些投入也会按计划进行;剩余的约1000多亿元,才是真正由奥运因素引起的。

由于这部分投入分布在整个奥运会筹办的7年中,平均下来每年不过多增加200多亿元投资。”陈剑说,“应该看到,在北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9000亿元、奥运会有关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完工、2008年北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基础上增长11%、总规模达到4300亿元的情况下,每年200多亿元投资的影响十分有限。”“因此,如果说北京经济对奥运会还有一定程度依赖的话,这种依赖其实已经很小,中国经济对奥运会就更谈不上依赖了。”陈剑说。

区分行业调整投资方向

汉堡大学奥运经济专家arnefeddersen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用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后奥运场馆及场馆附近地区的就业率数据做样本,分析了奥运经济对各产业的影响。“大多数研究奥运会对区域型收入和就业的研究者都不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的。

一些研究者消极看待奥运经济,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积极看待奥运经济。但是,从图表上看,从1990年中旬起,场馆及场馆附近的地区的就业率明显好于其它,也就是奥运会对奥运举办地区的就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arnefeddersen说。

从各个产业分开看,农业,场馆区域与非场馆区域的区别不是明显,两者的就业率呈胶着态,奥运经济效应在这个行业中不明显。在运输和公共设施利用、批发业、零售业方面,场馆区域与非场馆区域则区别明显。金融、保险及房地产,则也是一样,区别相当明显。

但在奥运举办的2年后,即1998年,两者都下挫至最低点,其后缓慢复苏。在制造业方面,这种区别效应则更大,自1993年起,场馆区域的就业率明显上升,而其它地区则明显下降。而在服务业,虽然场馆区域和非场馆区域差异不大,但明显可以看出在奥运经济效应下,所有区域的上升势头很快。

而北京奥运会之后,奥运经济对各产业的影响状况,大致相似,陈剑预计,受奥运相关因素刺激,体育、会展、文化休闲、金融业等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旅游业将保持10年的高速增长。而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将面临一定时期的调整。由于场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等因素,建筑业在奥运之前得到高速发展,奥运会后,建筑业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

基于此,陈剑给出了“后奥运经济”时代投资方向的调整,他认为,奥运后北京经济在继续重点推进高科技产业、金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将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发展,形成高科技产业、金融与生产性服务业、社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四极”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些调整将有力支撑奥运会后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因此,上述新的投资热点足以继续带动经济增长,平抑由于奥运会投资下滑对经济可能产生的波动。陈剑称,有些国家之所以会出现奥运后经济下滑现象,是因为主办奥运会的城市规模很小,其基础设施建设在奥运期间投入过大,后奥运时,又没有出现新的投资热点,经济增长就会出现波动。而北京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亚特兰大奥运会出现的金融、保险业下滑的状况,陈剑却认为,奥运会后,中国的金融行业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热点。“体育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势在必行。当前,很多国家都利用证券化工具来为体育部门持续经营融资,如美国的体育场馆很多以会员收入、电视转播收入、出售冠名权收入、广告收入等,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从而获得经营资金。英国主要的足球俱乐部也都采取证券化方式筹资,实现了金融与体育产业的有效结合。由此看来,在奥运之后,围绕体育产业的发展,推进相关金融创新也是必然趋势。”陈剑说。

他还特别强调奥运对保险行业的促进作用。他说,在历届奥运会上,保险都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保险业将成为金融业中直接受益行业。按照国际惯例,奥运保险多由举办国实力最强的保险公司承保,而国外公司则以强大的实力参与竞争。面对几千亿元的巨额保险标的,国内保险业为了更好地从中获利,必然在保险产品设计、营销手段、行业竞争与合作方面有更多创新,促使其走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