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质量管理和经验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从哪些方面寻求最合适的方式或途径来推进改革和提高质量,是各国教育界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实践的。在教育领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行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深刻变革。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经验管理的层面上,研究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分析质量管理与经验管理的异同,能使管理者对学校管理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完善学校的管理。

一、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消费者中心”和“质量的持续提高”是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两个核心观念。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认为,企业的重要外部功能就是向消费者提供优良的产品与周到的服务,强调尊重消费者的利益和要求,把消费者置于整个管理体系的最重要的位置。在全面质量管理推广至学校领域时,就有必要视教育为一种“服务”,视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为“消费者”。学校就必须提供满足消费者的服务,学校的一切活动,如教学、后勤、财务和人事等都围绕着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而展开。

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真正目的是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和提高。在学校,质量是指每一位学生的能力、知识理解力和个人发展的不断提高。

顾名思义,全面质量管理具有明显的全面性特点。在学校领域,它涉及学校里的所有活动,关系到学校中的所有人,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概括地说,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

全面性是指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学、管理和后勤工作进行全面管理,重视社会、家庭因素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全员性是指所有员工必须积极参与全面质量管理,教育行政部门的所有干部和一般人员,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和辅助人员乃至每一位学生,都须关心并参与质量管理。全程性就是强调过程的重要性,注重对工作过程的管理,强调工作过程的每一环节都符合预定的目标,重视预防的积极意义,并将造成错误的因素消除在每一个环节,而不再是仅仅重视评价尤其是终结性评价的作用。

二、经验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经验管理是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因管理者对学校的管理是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而得名。学校管理质量的高低与管理者的个人素质、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具有不稳定性。经验管理把管理视为领导者和管理者个人的事情,把教师和其他人员以及学生排除在外,认为他们没有管理参与权,他们的任务仅仅是服从于规则、权威和等级。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经验管理把学校看成是赐予学生知识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

经验管理的主要特点为:主观性、非系统性和专制性。由于对学校的管理是建立在管理者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所以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带有管理者的个人主观色彩,管理者在作计划和决定时,全凭其自身的主观愿望和想法,而忽视了管理工作本身的系统性。由于是层级式领导,缺乏民主机制,导致了对权力的崇拜,所有人员之间以权力竞争为基础,彼此之间不信任。对权力崇拜的结果只能是专制式的领导,对学校工作的评估只能是终结性的,缺乏对过程的评估,考试是作为评估学习过程结果的主要手段。学校对于社会和家长的参与活动是排斥的。经验管理的弊端主要在于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三、质量管理与经验管理之比较

1、教师观

经验管理认为教师对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力,教师与学生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然后遗忘其中的大部分知识。质量管理认为教师是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以利于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小组成员和帮助者。

2、学生观

经验管理基本上实行的是精英教育,认为学生的资质、能力是有等级的,成功仅仅属于一小部分成功者,大部分人则被认为是中等水平或低水平的。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竞争性的。质量管理则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认为教学是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开发其潜能的过程。学生虽然有水平、能力的差异,但每位学生都可以获得没有局限的、持续的提高和成功。由于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学生之间关系良好,合作大于竞争。

3、教学观

经验管理崇尚分科教学,对课程、教学方法、课时长度、学时和学生等均实行集中控制。教学只是用来得出正确的答案,考试作为评估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要手段。经验管理是只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认为只有目标得以实现,系统及其过程才是重要的,否则它们很少或根本没有价值。质量管理则认为教学是用来提出更好的问题,然后是学生对这些问题领域的探究。学生的成绩表明他们增强了对问题实质的理解并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某些方法,考试主要是作为修正或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手段。这种观点必然导致多科和跨学科学习。质量管理强调学习过程,认为目标是重要的,但实现目标的过程更为重要。

4、社会观

经验管理排斥社会的参与管理,认为他们只是旁观者。虽然学校有时也欢迎企业的参与,但仅仅是出于经济考虑,与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质量管理认为家长是合作者和消费者。他们自始至终是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的进步历程中的组成部分。学校邀请企业界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合作者,而不是直接为了经济利益。学校希望社区成员进入学校,欢迎并鼓励他们为学校和社区内的孩子成长得更好而贡献其精力和才能。

从以上可知,经验管理把学生作为学校的产品,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而质量管理把学生作为他们自身的产品,不断地提高,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管理模式从经验管理发展到质量管理有其必然性,但从经验管理模式过渡到质量管理模式,仍有一段漫长的路程,这需要进行不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