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sOA,先从业务领域开始?

毛伟生真的幸运,来到了温州,可以与和谐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张西振老师在和谐生产的发源地见面了!这次来,是受蒋董事长委托的,自从河北省北牛皮革集团受张老师指导后,也在构建网络联结生产系统,全力投入建设以来,已经陆续开通了几个模块,并且开放给了加盟的企业使用,加盟的企业包括本地的皮革生产企业,也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皮革用户,目前所联结的还只是订单履行状态的实时了解,虽然还很普通,但是确实已经极大地改善了过去复杂沟通的局面。为了将后面的模块做得更到位,他受命来温州实地进行考察。

后面的模块重点是北牛的生产部门与其他企业一样,平等地分享来自需方的订单,之后通过预置的关系,将复杂的订单分解到最合适的能力单元,从而通过一个非常细致而高效的订单履行系统为客户提供满意程度最大化的服务。这个构想说得轻巧,实现起来谈何容易。张老师之前在讲座中说,温州模式的本源就是联结的网络经济,只是那时候主要是通过非it的亲友的信任与人际传播来实现复杂订单的履行。在河北会不会因为区域文化的问题,而无法实现?这一点已经被北牛高层又一次高度认识到了。

张老师特地将他带到温州规模很大的一个叫做“天一角”的室内食街对他进行讲解,一起参加了还有温州的几个企业cio。

“你说,这里是一个饭店,还是一个地方小吃一条街?”,他们一边点菜,张老师一边问毛伟生。

“既是饭店,也是食街!”

“你说对了!这是温州的特别之处最显眼的地方!对客户而言,他只要和一个接单员打交道就可以了,陪你点菜。在你一圈点下来的时候,点的菜大部分已经上桌了。服务系统在你进来的时候就立即启动,包括包厢服务等等。而生产系统则是二十多个小吃加工户,他们并不是天一角的员工,而是经过认证的优秀加工户。他们只管专心做好自己的产品就可以了,订单是随点菜的进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没有多余的库存。”张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比划。

毛伟生看着看着,有感觉了!这些加工商专注于生产,市场需求有专门的人去处理,相得益彰。这个可以容纳一千人同时就餐的地方原来就是一个大车间,经过这样的改造,着实让人感到惊讶。

一落座,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聊开了,天南地北,不亦乐乎。很快,话题集中在这个独特的温州模式上了,也交流了当前比较热的sOA、saas甚至是云计算等等,不知是谁,说“小毛,其实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首先将同行的业务能力进行sOA化。”似乎是一语点破梦中人,毛伟生激动起来。是啊,“面向服务架构”是软件开发多少年来的一个重要进化,虽然没有人将技术进步和实际的业务进化进行映射匹配研究。但是确实是很有道理。如果将河北30多个甚至未来更多的皮革生产企业按照他们所擅长的生产工艺、特长产品进行分离,然后再进一步在单一企业内部进行分离,不就形成了一个面向服务的业务架构了吗?每一个能力单元,都在系统内为订单的履行提供具体的服务,每一个能力单元既能实现自身对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也能联合起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这个个性化自然包括批量小,工艺特别等因素。想到这里他兴奋起来,连干了数杯自己并不擅长的绍兴黄酒。

他向张老师征求意见,张老师表示赞许,说,“这正是和谐生产方式的精髓!被你们专业人士用sOA来一解啊,就更形象了”。有一位温州cio也有一些兴奋,说“如果业务上是基于sOA思想的,技术上的sOA实现起来就应该更方便了。所以,sOA,还是从业务开始啊!”

sOA先从业务开始?是不是不靠谱?和技术上的sOA有什么关系?业务上如果能sOA,那么这些企业原来的优势如何在新的体系中继承?利益关系到底应该如何分配?30多个联合着真的能实现互相之间极少的行政成本和交易成本吗?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

毛伟生非常明白,这些问题是清晰的,而且是需要尽快给出答案的。现在已经知道的业务方面的众多问题,早就超越了单体企业所面临的,也不是一个集团企业所能思考的,是一组新的分工体系下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具备呢。

sOA的思想确实对于产业集群来说,是“门当户对”的,尤其是这样的一个分离思想与随订单而“自动调用”的方法,与sOA对于众多异构系统的协同作用有特别相似之处。一个新的问题是,假定目前已经确定在整个供应网络的业务处理上采用了类似sOA的方法。那么it系统的sOA特性又应该怎样呈现呢?另外,财务、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经营活动也能够按照整个逻辑进行分离,进行再调用吗?业务需求发生了变化应该怎么办?等等。这些新的问题又萦绕在毛伟生的周围,他觉得自己被困住了。这些“天才的设想”显然有鲜明的创新之处,甚至在温州得到了一些佐证,然后这么大面积地在北牛集团所倡导的体系中应用,还会有什么样的风险?现在还不得而知。

毛伟生必须在回石家庄之前,将这些问题搞清楚,这样回去之后才能向蒋董事长等高管汇报并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他能弄清楚吗?

点评:

将“分离与调用”进行到底!

杨芳报喜鸟集团发展战略部研究员

《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2009年09期

毛伟生到和谐生产方式的发源地温州来考察,实地感受一下温州产业集群的运作模式,对构建他的网络联结生产系统一定会有很大帮助。

去年以来的金融风暴凸显了温州产业集群的鲁棒性的一面。在经历了短暂的外贸订单减少之后,温州产业集群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很快恢复了生机。这与东莞等地的产业集群在国际金融风暴中面临灭顶之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温州产业集群是内生型的,不是国际产业分工的一个片段,而是自成体系的生态群落,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

温州产业集群形成的早期,都是先有一家在外学会做一种产品,然后沿着血缘亲缘关系网络扩散,并从产业扩散到自发的分工协作,形成一个个自组织的分工协作网。这些协作网络是统分结合的,富有弹性的,他们集中采购原材料、集中销售产品,分工序分散加工,不但节约了生产经营成本,而且形成产能弹性,当市场景气时可以快速扩张,出现经济萧条不但风险分担,而且可以迅速转产。其中一些产业集群,如乐清电气产业集群,则在外来压力(工业生产许可证)下形成了以著名品牌为龙头的更加规范的网络化生产体系。

基于“分离与调用”的和谐生产方式,正是温州产业集群在信息化时代实现自身升级的新探索。和谐生产方式的预定机制、能力延迟整合和深度支持等基本模式,把家庭作坊的管理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势与共享品牌、共享作业标准、共享基础管理结合起来,并通过网络内部总协定降低了交易成本,成为能够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家庭作坊+标准化+信息化”的“动车组”式的新型工业化模式。

和谐生产方式的这些基本特征与sOA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之间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的松耦合具有极强的同构性--用“分离与调用”来描述sOA并无不妥,或者可以说和谐生产方式就是sOA灵活性、服务的可复用性以其系统的鲁棒性特征在供应链网络的业务层面的“实现”。

毛伟生在设计他的网络联结生产系统的时候,需要将“分离与调用”的基本原理完全彻底的贯彻下去,才能为北牛集团的战略转型打造出这个“动车组”赖以驰骋纵横的“铁轨”--一种支持产业集群按照和谐生产方式原理实现全面升级的信息系统。

“分离与调用”原理在生产层面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它用标识清晰的标准化能力单元的灵活组合来履行个性化订单,解决了个性化、不确定性需求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从和谐生产方式的视角来看,任何订单履行系统都是一个“调用之网”,它以整个网络的商业模式为序模式(商业模式也规定了用什么“主题”来标识整个网络以赢得市场),以能够提供相对独立的虚拟产品的业务流程(此时的业务流程仅仅以“关系计划”模式形态存在,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固化流程)为中观模式,以订单激活业务流程,调用各能力单元,在供应链网络上组成一个虚拟工厂来履行这个订单。而由能力单元再调用人、机、料资源来完成所承担的活动。在和谐生产方式体系中,能力单元是以机器为能力标识而被调用,以人、机、料结构为微观模式来调用资源的,对其进行标准化改造的方法则是工业时代留给我们的最大遗产,因此比较容易取得成功。

但是北牛集团还有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如何将“分离与调用”的和谐生产方式基本原理贯彻到这类业务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案也是一种“产品”,但它是不同于实物产品的知识产品,履行知识产品的订单所遇到的麻烦是,很难标识所需调用的能力单元(不能标识则难以调用),因为它没有如机器这样可以用来明显标识其能力的东西。但是,解决方案订单都是以项目的方式来履行的,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本质上等同于流程,这个“流程”中的各项活动也是相对固定的,是有着固定的“服务”能力输出的,因此是可标识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调用标识清晰的“活动”来灵活的组成不同解决方案项目的wbs。而标识清晰的标准化活动则有固定的人才、工具、资料、模版、知识等资源结构,可以进行另一个层次的调用。

解决方案订单履行过程的“分离与调用”机制解决之后,为不同能力单元提供统一的基础支持体系也就容易再次利用“分离与调用”原理来建立了,因为这些基础支持多数以提供知识产品作为服务输出的,如多数管理活动;另一些则兼有实物生产的成分,如多数后勤庶务服务。

在对整个供应链网络上的各项活动进行全面的“分离与调用”设计之后,最后,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是对人进行“分离与调用”。人是最难标识的,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在追求“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这一基本目标,而这个目标却很少能够达成。网络游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制,那就是通过自选角色把人与各种活动联系起来,再通过经验值为这个角色分等定级,还形成了自动淘汰机制。通过自选,可以解决人与活动的兴趣爱好匹配问题;通过基本的资格考核之后让人被活动调用,就可以通过考核每一次活动的“质量、成本、交期”来为其设定经验值,通过积累经验值实现自动升级与淘汰,而且某项经验值高的人则有更多的机会得到从事该项活动的任务,这样具有从事该项活动潜力的人就被自然的培养成从事该项活动的专家;通过为活动确定kpi指标以及为活动定价的方法,则可以从微观层面构筑起更加科学的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基础。由于人的“分离与调用”是最困难的,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最有意义的,它如同原子的核裂变一样,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也是极为惊人的。

在以活动作为机枢来实现彻底的分离与调用之后,每个活动的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就可以用“模式语言管理”的技术加以结构化表达,并通过信息系统来方便开展培训、活动支持和组织知识积累。实际上,从商业模式到业务流程或者说“关系计划”模式,再到具体的每一个活动的“模式语言”体系,正是组织自身的基因,企业的进化有可能进入“基因工程”的时代。

(《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200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