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eap:企业的“心灵鸡汤”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许多人听完不过哈哈一笑,很少会去深思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但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一些美国企业就已经注意到员工酗酒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问题,有的企业还专门聘请专家帮助员工解决此类问题,建立了“职业酒精依赖项目”(occupationalalcoholismprogram)。它就是eap(employee assistanceprogram,即员工援助项目)的前身。

10月28日,在“2005第三届中国eap年会”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时勘指出:“企业组织也应像人体一样健康,具备健康正常的组织文化。其中,员工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因此人力资源部门有必要实施eap。”

“员工健康发展项目”更贴切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许多员工因工作压力过大,缺乏安全感,长期处于疲惫、倦怠等亚健康状态。

美国一项针对员工的研究报告发现,认为自己不适应工作的员工中,约有30%-40%是因为受到情绪困扰;约有20%的员工患有心理疾病;约有一半的旷工原因或请假理由是“最近情绪不太好,无法正常工作”;在美国,每年由于员工个人情绪问题而导致低效的工作日高达9千多万个。

员工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绩效。美国芝加哥第一银行的管理层调查发现,从事柜台服务的员工对银行业绩下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几乎个个神情古板、待客冷淡,这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生意。

于是,人力资源部决定加强对员工的沟通能力训练,但当时在训练过程中他们发现,沟通能力只是冰山一角,员工更多的是受到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情绪不稳,进而妨碍了其与顾客的沟通。

“eap的实施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时勘说,“它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一致,有利于提高留职率、提升员工士气、改善组织气氛。目前《财富》500强企业中,有8成以上实施了eap,eap已经成为员工福利的重要部分。”

不过,时勘认为,eap应该改称为“员工健康发展项目”更贴切。因为“援助”表明员工是被动受者,而“发展”则令其化被动为主动。

项目重点因企业而异

中国台湾暨南国际大学辅导与咨商研究所所长萧文表示,企业在实施eap时,应该具有更强的主动性,以及更强的针对性:“eap的对象是员工,每家企业的员工组成结构不同,项目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譬如,年轻员工比较关注人际关系、职业升迁等问题,所以在年轻员工较多的高科技企业实施eap时,需要特别留意此类问题。

萧文曾为一家电脑配件销售企业提供咨询,该公司仅有17名员工,主要是年轻人。萧文与其一一面谈后发现,他们大都面临职业发展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业绩必然要受到影响。因此,年轻员工较多的企业应对员工进行职业能力测评,为其设计合理的职业成长方案,并将这些列为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

eap的三个层次

萧文还接触过另外一家员工人数过万的大企业。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福利体系,员工离职率很低,但资深的老员工所占比例较大,这就使得员工容易遭遇升迁瓶颈,士气不振。

应企业之邀,萧文为其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辅导。他先是将各级主管召集至一个远离企业的度假村,用一周时间集中培训;然后,他每周抽出两天时间参与主管会议。

通过观察他发现,许多主管单纯从企业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没有为员工的发展与心理状况着想。因此他对这家企业的eap辅导始终强调一个主题———让主管们意识到不同年龄的员工面临的不同问题。

萧文告诉大家:在eap中,有三种层次的处理方法。一级是预防,即企业要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员工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沟通,让员工得到更多的信息与知识。“员工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自信,工作成效也就越高。”

二级处理方法是当员工出现情绪不稳、抑郁等症状时,员工通常不会直接和领导沟通,企业就需要及时发现并选派心理咨询师等介入。最后一级处理方式是在不良状况发生后的处理,如员工自杀后,企业领导、人力资源经理需要有危机处理的概念,处理其同事、家人的情绪。另外,在培训过程中,萧文每隔一段时间就对该企业进行一次团队培训,集合主管与员工进行沟通。活动开始时,通常先由eap咨询师主持,等主管接受eap并愿意参与后,就转给主管们主持。“落实eap项目,最重要的是要让公司的主管充分认识到它的意义,并积极参与其中。”

名词解释: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