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推行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摘 要: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新视野下,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意识,用全新视角来设计和规范电子政务今后的发展工作,促使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五大转变”,即: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从管理创新向管理和服务两方面创新转变;从电子政务的独立运行向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相互融合转变。

关键词:电子政务 服务型政府 政府管理

互联网的冲击使政府行政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社会公众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对政府管理与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行政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创新成为唯一出路。另外,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再造的理性选择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可能。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方面是电子政务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而不断进展,另一方面是快速扩散的信息技术又促使各国政府改革日益深化,信息科技发展对政府管理创新起到了催化作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之间呈现出强大的互动态势,推动电子政务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浪潮,有效地促动着政府管理创新。

一、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⒈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能力

推行电子政务已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的发展展示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中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实施电子政务,有助于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政府内外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政府管理现代化,扩大政府行政系统开放性,增强公众的参与程度;是促进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增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行政功能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政府管理现代化,使行政系统建立在与外界互动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手段在增强行政监管能力、提高执法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政务的实施,促使政府职能向现代服务转变,例如金盾、金保等业务系统建设,增强了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成为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和各级地方政府网站功能日益完善,政府网站日益成为政府运用信息化手段面向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窗口;政府信息全面推行网上公开已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渠道。

⒉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面临互联网时代经济和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和公民需求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给政府管理带来的严峻挑战,电子政务因其自身的功能优势而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最主要的促进器。电子政务要求突破传统的等级制度并建立新的服务格局:一方面要求从纵向结构上优化,重塑政府组织结构,使其从层级化转型为扁平化、一体化;另一方面要求从横向结构上整合,重组政府业务流程,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实现政府管理从管制到服务的转变。因此,推行电子政务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政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及政务创新和管理体制变革,推行电子政务的过程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快管理和服务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求改变政府管理方式、运作手段,而且更要求重新设计和定位政府职能。因此,实施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⒊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变革

政府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不仅意味着行政管理进一步公开、透明,更意味着政府能够通过网上功能高效率处理其管理的公共事务。一个有效的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政府流程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而是要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重塑和再造政务流程;要打破传统的官本位思维定势,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行政体制,同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优化整合政务流程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电子政务改变了政务信息传递、流动的方式,改变了政府办事的方式,有利于官僚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单向命令型政府向互动规范化政府转变。在电子政务规范化业务流程下,政府行政将立足于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导方式也以管理和监督为主,政务信息公开与共享产生的“鱼缸效应”,大大增强了为民办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⒋提高行政决策和执行的效率

推行电子政务使决策过程中公共参与和行政行为的民主监督成为必然,如此可有效促进政府决策趋于民主化和科学化,管理活动走向法制化、程序化和标准化。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行和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公众较多地依赖网络渠道反映诉求、表达意愿,各级政府顺应趋势依赖网络资源加快推行电子政务,建立较为广泛的社会成员利益诉求渠道,形成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有效、互动的信息沟通,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误解甚至冲突。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利益协商和调节机制,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通过网络让公民普遍而又充分地参与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制定,给予相关社会群体表达意愿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机会。政府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互动沟通,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智慧,不断调整政府行为,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还有利于提高决策执行的效率;决策后可以及时获取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发展变化最新动态,进一步完善决策;而公众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监督政府决策的运作过程和结果,全方位确保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的高效。

二、电子政务如何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在全球信息化趋势下,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已成为影响政府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在力推电子政务建设,加速政府创新。党的十七大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务,对更好地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管理创新中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新视野下,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意识,用全新视角来设计和规范今后的电子政务建设,有效促进政府管理创新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电子政务环境。

⒈满足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

服务型政府是未来政府的基本定位,提供综合、高效服务应是政府的核心职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并确立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要求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减少行政层次,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改革的总趋势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政府部门将逐步向大部制、宽职能、少机构的方向发展,行政方式逐渐从管制走向服务,从人治走向法治,从集权走向分权,这就为电子政务实施和推进提供了巨大空间和良好机遇。电子政务建设要以这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加速推进,在进一步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政府服务要实行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公众并非是被动接受政府服务的对象,而应该享有选择服务的权利,并有拒绝强制性服务的权利。政府不仅要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还应是能够回应社会需求和回应民意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形成公正透明、运转流畅、绩效明显的公民参与机制,并选择有效的公民参与模式。在目前互联网较为发达的时代,只有充分借助现代电信技术,建立更多的诸如网上市民论坛、政府会议公开直播、公共服务多媒体平台等方式,才能形成公民利益表达与政府回应的高效互动机制。

⒉满足和谐社会建设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系统发展价值取向和行政生态,要求行政系统进行必要调整以实现两者的协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会成员的合理利益逐步被确认,其主体意识、维权意识、民主意识迅速增强,其利益诉求愿望日趋迫切,而且他们懂得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维权和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诉求。因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客观上要求更加突出民主和服务理念,淡化行政活动的强制性和权力性,转变过去那种直接的、强制的、静止的管理模式,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动态管理、间接管理、柔性管理和事后监督等现代管理方式。一方面,行政活动、行政执法、行政程序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准则,选择人们更容易接受的管理方式来实现,减少行政不当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政府要把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获取信息的权力看作是关系其切身利益的事情,并作为政府为人民提供的最基本的政务服务来对待;要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强化政务信息公开、创新柔性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行政系统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行电子政务,形成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商谈对话机制,并科学地设计商谈和对话程序,保证机制运行顺畅,来发挥其矛盾协调、社会价值建构、社会公平维护等功能,使行政活动成为建立在以商谈和对话为基本手段的利益协调活动,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力量;政府还可通过网络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各部门要利用网络搜集群众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把广大群众的诉求转化为行政决策,也可以加强对本部门的信息监测,通过信息反馈帮助改进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