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论高校信息化集成管理环境下cio的职能与作用

摘 要:高校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推动力量。但高校信息化建设长期以来信息资源分散,缺乏整体规划,信息不规范,数据不统一,使学校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本文以信息化集成管理环境为背景,分析高校cio对促进高校信息化集成管理的职能与作用。

关键词:高校 集成管理 CIO 功能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1-0012-03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即“信息主管”,或称“首席信息官”,它源于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般来说,cio是指负责规划信息流程整体设计、制定组织的信息政策、规范标准、统一程序,并对组织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管理、控制和评价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其负责现代企业组织的信息技术与系统所有领域信息规划,是集战略管理与战术管理于一身的,肩负着现代组织决策层与管理层信息联系桥梁纽带作用的高级管理者,是决策层的高级信息参谋,是信息化决策实施的协调组织力量和技术支撑力量。在现代管理中,高校也与其他管理组织一样,是一个信息密集的组织。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与网络化的应用,cio也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能够大大促进高等教育领域中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以1993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建设为序幕而展开,通过十多年来的探索与研究,信息管理已经成为教育管理的基本元素,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比较严重,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在现阶段,高校信息化管理仍然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有:一是信息资源分散,管理部门众多;二是信息管理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困难;三是信息服务部门各自为政、封闭式管理;四是整体性规划缺位,系统集成度低。

当今世界先进的信息化管理集成技术,已经在国外广泛的应用,我国的一些企业也在信息化集成管理中获得了有利的竞争地位。信息化集成管理技术也开始影响到高等教育领域,高校信息化管理也因此向整体集成建设阶段发展,一些高校正在策划或建设自己的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信息化管理集成平台,如清华大学的“泰山工程”等。在高校的信息化管理集成建设中,cio是主导其成败的关键,因此在信息化管理集成环境下,高校进行信息化管理必须引入cio体制,通过设立cio,对信息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重构,实现网络信息技术的战术性管理策略,挖掘it技术的战略性价值,提升管理的效率与效果,最终从管理的制度层面创造出促进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在高校的cio体系建立和健全中,要坚持行政驱动与技术支持相结合的原则。cio具有组织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规章制度和信息标准规范、统筹协调部门实施及评估等职责。在集成管理的环境下,cio的职能和作用在高校信息化管理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校cio的职能

在信息化集成管理环境下,高校cio既要求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又要求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还必须熟悉各项业务的办理流程。高校信息化集成管理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cio要成为学校决策层的参谋,其必须获得与之相称的地位与权力,否则cio会出现规划不全、组织不强、协调不力、评估不实的状况。在高校的这种组织运行过程中,cio的职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

高校建立cio体制,也肩负着解决高校在信息化集成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有序运营,最终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数量问题的重任。因此,高校cio的首要职能就是信息化集成管理建设的规划,是要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环境要求与技术发展,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程度和建设要求,为高校的信息化整体建设出谋划策,为高校决策提供科学可行的信息化集成方案,即确立高校信息化方向,确定高校信息化集成建设的目标,选定高校信息化集成建设平台,制定高校信息化集成管理政策等。高校cio在决策方案时,必须充分融会高校决策层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与层次定位、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与人文底蕴,还必须充分了解学校自身的人力资源、财力状况等现实条件。宏观上需要了解学校的整体布局发展,融学校的未来建设与当前的发展于一体,微观上需要调整或重构组织内业务流程,使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教学运行、科研运行和校园服务有机结合、有序运行,构造“四位一体”的组织内部信息化集成管理模式,并能与社会进行高效率的信息化链接。

2.组织

高校的信息化集成管理不只是规划,按照高校的决策与规划方案,组织高校实施信息化集成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难题。cio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人力资源问题,包括需要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人的管理水平与操作技能。人是组织内部最为根本性的因素,人的素质决定性地影响组织的行为目标,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解决了人力资源的问题,会极大地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二是环境支撑问题,高校信息化集成建设的支撑环境具有软环境与硬环境之分。学校的物力(包括校园网络建设)、财力是实现组织目标的硬环境,而信息化集成管理软件与集成平台的建设则是支撑的软环境。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及其广泛应用,高等教育投入问题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经费整体投入得到较好的改善,大部分高校的基本环境可以得到保障。三是信息化集成管理的规范性问题。需要cio根据相关的信息化标准(即相关数据的国家标准、部委标准),制定高校信息化集成的信息管理规范数据统一标准,确保组织内部数据的高效共享机制的建立。四是技术实现问题,这是cio组织实施高校信息化集成管理的关键步骤,需要cio按照既定的设计方案,通过业务信息流的重构与再造,组织不同部门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与数据要求,打破常规进行信息分解、合成与共享,以减少冗余的数据与重复的维护。

3.协调

由于信息流的集成,使得不同部门之间业务流程打破常规,需要按照信息化管理的规范与标准,重构或再造组织业务信息流,使不同业务管理部门之间出现管理的矛盾与纷争。cio作为高校决策层的信息化辅助决策者、执行引导员和工作协调人,必须解决矛盾化解纷争,使组织内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形成一致的合力,以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使信息化集成管理信息流在不同部门之间实现无缝链接,确保cio信息化集成整体方案的实现。当今许多高校构想了不少信息化集成管理方案,由于学校缺乏信息流集成管理意识,没有建立cio体制或cio的地位过低、权力过小,不能在全校不同的部门之间起良好的协调带动作用,各个部门依据其自身的信息化规范与标准,各自为政地建设自己的信息化系统,阻碍了学校整体集成管理信息流,重复地建设,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效率。

4.评价

高等教育、信息与网络技术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高校信息化集成管理的方案规划与建设,不可能一次成型永远不变,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变革中发展,因此,高校cio必须充分了解社会前沿的发展,及时吸收信息化集成方案建设与管理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科学的总结和严密的分析,将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案回馈到集成系统建设中,使集成管理的业务流、信息流得到优化,系统性能得以提升,真正体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集成管理效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