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多项目协同管理研究

摘要:文章综合分析了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通过对多项目协同管理的机理分析,构建了多项目协同管理模型,然后系统分析了多项目协同效应的产生,最后阐述了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多项目协同管理。

关键词:多项目;协同管理;协同实现;范式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1-0167-03

随着项目管理实践的不断扩展,为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和成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项目管理在各行各业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正如david cleland指出的“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项目管理是成功的关键”。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各行业纷纷引进竞争机制,企业所承接的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繁杂多,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

实践证明,项目虽然具有一次性,但实际上,项目又是层出不穷的,并且项目之间是交错运转的,这更加加剧了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使得传统的项目管理显得捉襟见肘,多项目的管理应运而生。多个项目的管理,从项目策略到资源约束下的项目计划,项目之间合作关系超越个体项目的管理级别,需要从企业的整体出发进行协调管理,包括资源及进度等各方面的协同管理。多项目的协同管理就成为多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2]

目前,项目管理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专注于多项目协同管理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以多项目协同为基础,主要论述多项目之间协同的产生和管理问题。首先通过对协同机理的分析,形成不同维度协同模型的模块,在此基础上建立多项目协同管理模型,接着分析了多项目协同的战略优选方式,战略优选是为了协同效应在企业中的应用而进行的组织行为,最后论述了企业如何在项目实施构成中实施协同。

一、多项目协同管理模型

(一)多项目协同机理

多项目管理是面向企业战略的,它可以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任务通过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个项目。反过来,企业针对其战略目标来选择项目;然后再对这些选定的项目,根据自身能力以及这些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项目实施的顺序,最后再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协调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3]

多项目管理并不是将一些项目简单地放在一起实施,而是将具有一定的特征即相互作用而联结在一起的项目进行协同实施。也就是说多项目之间必须存在某种协同的形式,这是它们被集中到一起实施的根本。

协同最常见的也是最简单的表述就是“1+1>2”,即各个部分集体协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超过各个部分单独作用的效果之和。h·伊戈尔·安索夫(h. igorre. ansof)在《公司战略》一书提出了用投资收益率(roi)的方法来分析。本文将借用这个概念联合价值增值来分析协同的效果。

多项目协同管理首先要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多项目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的。这个系统集成了一些项目,它们对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有贡献,并且相互作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的生命周期运行,同时也受到其它项目的影响。多项目的系统是开放的,不仅仅表现为企业可以和外界发生资源、物质和信息的交换,还表现为企业可以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其他企业发生更紧密的联系,即通过项目和其他企业发生合作协同关系。

这种系统的构建只是为多项目之间的协同提供了空间以及发生的可能。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进行项目之间的协同,使得多项目协同成为现实。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包括相似性,互补性和流动性。[4]所谓相似性,就是在项目的管理实施过程中,具体的职能或者技术的具体要素存在相互之间可以通用和替代的效果;所谓互补性,就是各自之间基于自己的比较优势承担相应的责任,总体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木桶,有利于资源的使用价值的提升;所谓流动性,与相似性有点相似,而具体要素的价值发挥作用只是在项目的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而其他阶段则没有价值。这些作用的利用实现了企业内部的自组织,使组织处于协同状态,最终实现企业的整体绩效的提升。

这些内容具体的可视结果就是:协同提升了企业的项目实施能力,提高了单个项目的效率。

(二)多项目协同模型

多项目协同模型首先是建立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之上,其次还需要考虑到三方面的内容,即多项目协同功能模块、多项目协同的范式模块以及项目协同技术支持模块,下面本文将着重对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建立多项目协同管理模型。[5]

1.多项目协同功能模块。多项目协同是通过企业的一些基本活动的功能进行协同,也就是说这个维度的协同体现在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是多项目协同的落脚点和具体的操作之处,而这些功能构成了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表1列举了协同一些典型的功能的协同机制,以及潜在冲突。[6]

2.多项目协同范式模块

多项目协同的范式模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项目与战略之间的协同。项目的选择要使项目的结果对企业的战略有贡献,要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也就是说每一个项目的运行都要推动企业的战略规划系统的发展,并且项目的结束会使系统的发展超过一个临界点,使得企业在战略规划上向前走了一步,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6]

(2)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协同。项目之间不是相互隔绝的,它们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项目的具体功能被分解后,会出现各种协同的机会。项目之间的协同就是引导项目之间的作用走向提高项目价值的方向。

(3)企业内部项目与企业外部关联项目的协同。企业内部的项目系统是开放的,允许企业从企业外部寻求有助实施某一些项目的帮助,即与外部的关联项目协同。[7]

多项目协同范式模块和协同功能模块是从不同的维度阐述多项目协同的,而将这些协同的类型结合起来就可以建立多项目协同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

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企业的多项目协同通过范式选择,即对协同操作的主体和对象的选择,形成协同关系的不同对象。无论是项目与项目之间的,项目与企业战略之间的,还是企业内部项目与外部项目的协同,都可以给企业项目实施带来帮助,这种协同关系的选择只是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另一方面就是协同发生的具体环节和行为,这是企业在多个项目协同实施时所必须考虑的,因为这些功能是项目操作的具体功能,是协同的落脚点。企业的多项目协同可以通过此模型予以解释,而且此模型能够涵盖企业主要的协同行为。

(三)多项目协同效应分析

1.多项目协同管理催生项目可行性。项目实施主体有时候需要某一特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内容来支撑自己的战略步骤的延续,而自身又不能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来满足,或者通过自己实施一些特定的项目对自己的发展更加有益,这就会刺激它对项目的需求。然而企业自身的力量又不足以实现这些项目,或者成功实现实施这些项目所需要的投资单个企业主体不能够承担,或者单独不足以承担其中的风险。这样它就有必要与其他有共同目标的主体联合进行多项目协同管理,甚至不惜与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协同。这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新产品开发方面,这甚至是那些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也要采取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