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态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肯定是与其适应特定外部环境的自身优势密不可分的。据调查,目前全国实行“家族化”管理的民营企业,约占总数的70%,在这种企业里,近40%的管理人员是家族或准家族成员,而且基本上都占据着企业的重要岗位,控制着决策、生产、财务、经销等活动。家族企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尤其在经营的早期规模较小的阶段大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一旦步入正轨,企业的规模扩大后,管理水平常常跟不上公司发展的步伐,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的甚至惨遭淘汰。
家族化是创业的好模式,其最大优点是内部成本低。“家长”往往历经风险,亲手创业,具备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决策是基于个人经验和直觉,因此决策迅捷。家族企业高度集权,组织结构简单,一般没有庞大的金字塔式的结构,规范程序低,正式规章少,没有机构流程,有利于命令的迅速传达和决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由于“家”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家庭成员相依相扶、相互学习又是一个“好家庭”的码条件,所以在家族式企业中易于培植团队精神。
我国绝大部分私营或民营企业都是靠家族化管理发展起来的,它们的管理大多取得过高效率并且有的还在继续创造着高效率。但当企业发展初具规模时,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出现了危机,于是人们对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提出了质疑,在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人们各持己见。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做出相应的战略选择。
比如,许多家族企业老板身兼数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企业里是什么角色,是老板?是管理者?是老公还是家人?几种角色汇成一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企业的规章制度,无法让经理人按常理出牌做好管理发展工作,也经常让员工无从适应,如此这般,企业发展也无从谈起了,更不可能谈企业冲破瓶颈高速发展了!
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经营管理方法,这些方法有利有弊,在不同的时期作用也不同。随着企业的成长,犹如幼儿向儿童过渡一样,它有了自己的规模、自己的结构、自己的产品等,企业原来管理模式的优势就不再明显,一些特征甚至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羁绊。
随着家族企业的壮大,其不足也日益暴露出来:家族成员自恃创业有功,固步自封,成为企业创新阻力;以企业元老自居,与外来人员摩擦冲突,损害企业运转效率;股权不合理,内耗严重等等,家族化管理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家族式企业要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家族企业的管理决策大多是个人说了算,在公司经营初期,这种决策机制有助于统一领导,并迅速采取措施具有一定的优势,家族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家族中各个成员间利益的均衡,常常会选择一些大家都看得到的,行之有效的项目去经营,有时会因此导致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与投机心理。但当公司规模扩大后这种决策机制很可能会形成一种“专制体制”,并导致决策失误,为公司带来损失,这种责任与风险由一人承担无疑会给家族带来更大风险。
我国的家族式企业大多层次较少而管理幅度太宽,同时管理者管理大型公司的经验、能力、水平不足,进而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提高。
家族企业如何使管理更具有竞争力:
1、家族企业的“家长”要提升素质
家族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对于数目庞大的处于成长初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来讲,他们不仅规模小而且大多处于由诞生期向学步期的过度阶段。但中国的许多家族企业的“家长”往往素质不是很高。第一代老板靠胆子,第二代老板靠机遇,第三代老板靠团队,第四代老板靠脑子。
对于目前企业对“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家族企业老板必定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以此来提升其管理能力。只有通过先进行管理手段和模式,家族管理模式才才能以最小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来解决一些实质问题。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成长速度很快,如果家族企业的“家长”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对决策与投资及企业发展很不利,对企业形成巨大风险,企业的管理无缺乏竞争力。所以,加强“家长”的管理教育,提高经营管理能力迫在眉睫。
2、建立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一位家族式企业的老板说道:“即使我的企业一夜之间全都没有了,但我把人留住了,那么几年之后,我还将是这个行业内的翘楚!”其实这段话讲的就是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也不是价格,最根本的竞争是在于人才资源的竞争与管理。
家族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拓宽选才视野,面向社会,招贤纳士,建立并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老板要解放思想,相信身边的人,不断的给别人机会,合理放权。同时老板要来言行一致,以德管人,用德来影响员工。家族企业老板要从战略上去考虑人力资源的管理,把人力资源看作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一开始由老板亲自挂帅来抓,理顺以后交给人力资源部门来管,但自己还要不断过问。要设立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力资源总监,并充分给人力资源总监授权。制定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公司的所有人才的引进和岗位的配置都要从战略角度去考虑。
3、完善企业制度创新进行科学管理
许多家族企业的规章制度被称为是“贴在墙上的哑巴”。这也就是说,这些规章制度只是简单的贴上去让人去看,却很少执行甚至没有执行的。另一方面严格来讲只是约束非家族成员的“外人”的,却家族企业的“成员”并不适用,制度与管理的滞后就大大阻碍了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
加快制度创新,抛弃家族制度,建立两权完全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使之成为典型意义上的公众公司。这是一种彻底的改变方式,将家族化管理变为公司制、股份制,不停留在“一言堂”的阶段,进入群体决策的阶段。
家族企业聘用更多的家族外成员,让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又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企业家成为公司的经理层。强化制度建设与落实,完善保护包括小股东在内的投资者权利的法律和司法制度,进行管理优化和管理创新。在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和管理目标才是明智的选择。
4、构筑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
家族企业中的家族成员是企业的元老重臣,往往自恃对企业发展有功,看不起外来人才,不服外来人才的管理,规章制度往往对他们不起作用。同时,外来人才对企业的文化也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因此,外来人才很容易与家族成员发生磨擦,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也难以实现。家族企业创建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让所有成员认同并忠诚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力量来管理员工。企业老板要协调企业老臣与外来人才的关系,这些人才对于一个快速成长中的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稳定力量,用企业文化来同化内外人才,形成合力。
万向集团的老板鲁冠球在谈到他的企业文化中的用人原则时指出,对有德有才者要重用;对无才无德者,要让其自食其力;对有德无才者,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对有才无德者,坚决不用,万向集团能够三十年保持长盛不衰,它的企业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家族式企业文化重构的实质是抛弃传统家族伦理中非理性的血缘、亲缘观念,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业缘、事缘理念。
5、优化股权结构突破“股权瓶颈”
家族式企业不应再延续一人说了算的局面,要跳出这个怪圈,“家长”突破传统管理思维或引进“空降兵”来管理才会有更好出路。这就需要分散股权,可家族式企业的股权结构多不合理,企业股权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创业者手中。
如果股权过分集中,往往又造成企业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不利于企业决策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不利于建立广大职工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利益与企业利益的联动机制。即使企业聘请了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由于他们不持有企业的股份,其经营行为可能出现短期化。
如果对职业经理人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风险更大。为了提高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分散市场风险,发挥更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老板要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心理,让企业外来人才和普通员工持有企业一部分股权,建立起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各方面的创业热情。让高层管理人员享受优先认股权,把他们的利益与企业命运捆绑在一起,使管理层将精力集中在为企业获取货币收益和贡献率上,如果未来的企业经营中没有他更糟,那就多给他一些尽可能遵守公平原则。在中国,实际情况是社会接受不了太大的差距,如果家族企业实行股权分治,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股权与普通员工的股权差距也不能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