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我国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关部门需要采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知识产权管理 和谐社会 创新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知识产权管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的社会。它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是一个积极性和创造性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是竞争有序、管理有效的社会。

和谐社会要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权益,保证人们能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讲诚信、讲道德、讲秩序的行为规范。为此,需要我们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更需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和平、发展、合作的有利时期,科技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知识产权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已经得到历史性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焦点问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效果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制定有利的政策鼓励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去不断的创新,通过有效的规章制度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整合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保护知识产权,这就是知识产权管理。而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我国的知识产权管理隐藏着不和谐因素

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市场经济是充满竞争的经济形态。受利益的驱动,加之我国法制不健全和市场管理不力,一些不法分子投机取巧,进行不正当竞争,侵权现象十分严重,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权利人的权益。同时,对于亟待创新和保护的知识产权来说,传统体制和现有的管理机制不仅制约了人们创新的积极性,而且打击了权利人的信心。综合来说,我国当今的知识产权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直接导致了一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首先,缺乏激励创新机制。随着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知识产权已成为第一竞争力。加快自主创新,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是当今各国竞争的动力和目标。然而,由于我国传统体制和现有人才考核机制的影响,使得科研、科技人员向来不重视知识产权。传统体制下,产权不清晰造成责、权、利不明确,直接影响了项目承担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也致使知识产权“难产”。而在现有的人才考核机制下,知识产权对人才的职务晋升及各种荣誉没有什么作用,这也是很多科研人员宁愿去发表文章而不愿申请专利获得知识产权的重要原因,这更直接影响了知识产权的“难产”。加上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对创新人员的奖励措施不够,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人才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心头难免存在被压抑的情绪,这显然是不和谐因素。

其次,权利人权利得不到应有保护。尽管我国知识产权法规在不断健全,尤其是2001年入世后,我们的一些法规甚至超越了一些国际法规,实现“超前”保护,从而走在了世界前列,也得到了许多发达国家的赞许。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我国法律在成功为跨国公司的权利提供保护的同时,我国的权利人自己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侵权盗版现象日益猖獗,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屡见不鲜,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严重侵犯。如新东方侵权案、dvd侵权案等。再有,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办事效率长期低下,权利人产生了不信任心理,直接导致权利人的权利受损而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权利人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势必增加新的不和谐因素。而这一切势必造成市场的混乱和无秩序,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的各个角度进行努力,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积极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创造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有利于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此,必须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引导政策,激发人们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政府要着力解决制约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体制性、政策性瓶颈问题,努力提升政府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宏观指导的管理能力,合理放权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创新的措施,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指标。注重避免重数量、轻质量,重政绩、轻效益,重短期效益、忽视长期效益的“面子”指标。

第二,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最近,党中央和政府不止一次的提出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如何在保护外国人在中国的知识产权的同时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是值得众多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研究的重大课题。另外,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降低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门槛也是众多权利人的共同心声。

第三,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扩充知识产权管理力量,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政府和企业是知识产权管理的主体,也是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力量。但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也是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力量。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起到带头和宣传引导的作用,积极协调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知识产权管理,并采取措施着力提升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的能力和效力。

只有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知识产权管理中来,才能加快创新的步伐,提高创新的能力,才能更好的保护创新成果,保护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而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冯小青,知识产权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剑文,trips视野下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何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柯涛,林葵.知识产权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陈昌柏,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汪大海,政府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j].管理现代化,1999,(4).

[8]马海群,论知识经济、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j].图书情报知识,2000,(2).

[9]陈美章,对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的探讨[j].科技与法律,2003,(3).

[1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刘玉安,男,泰安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