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努力开创质量振兴新局面

一、紧紧围绕江苏经济社会 全局推动质量振兴

按照《质量振兴纲要》的部署,结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江苏质监部门努力当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的“质量监控仪”和提升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技术推进器”,不断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强化质量提升功能,全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突出表现在“六个强化”上:

(一)强化对质量工作的领导,推动质量工作上新台阶。《质量振兴纲要》颁布后,江苏较早提出了《江苏省质量振兴计划》,出台了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意见,编制了全省培育名牌、采标、贯标等各项质量工作规划,为质量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省政府每年召开质量振兴表彰大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推动质量振兴深入持久开展。各级地方政府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质量工作的考核,形成全省上下重视质量、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了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质量兴市整体效能,提高区域质量水平。制定出台开展质量活动的指导意见,修订完善质量兴市活动的达标验收标准,推动质量兴市活动的不断深入。围绕经济发展中心,不断丰富质量兴市活动内涵,拓宽质量兴市活动的覆盖面,提升质量兴市活动层次,形成了区域整体推进的可喜局面。全省已有南京、苏州、无锡、扬州、泰州等7个省辖市开展质量兴市活动,有32个县(市、区)通过了省级验收,江阴、泰兴等10个市(县、区)获得全国质量兴市活动先进市(县、区)称号,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三)强化名牌战略带动作用,增强江苏经济核心竞争力。制定了《关于加快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江苏省名牌战略实施纲要》,作为“十一五”时期江苏名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名牌战略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扶持企业争创名牌。建立、完善全省名牌战略推进机构,逐步形成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传统特色手工艺等四大类名牌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名牌产品跟踪管理,组织开展高层次名牌产品集中宣传,不断增强名牌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全省已拥有1个世界名牌、153个中国名牌、918个江苏省名牌产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经济总量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25%,成为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强化技术基础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引导企业夯实标准、计量、认证等技术基础工作,大力推广《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江苏以84.49分排名全国第一。全省采标产品累计达到15707项,通过计量确认的企业累计达到16900多家,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累计达到20744家,均居全国前列。扎实的技术基础工作,带来了江苏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江苏产品在国家监督抽查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五)强化打假治劣,优化市场经济环境。围绕经济建设的重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质量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坚持不懈地开展打假执法工作。开展了食品市场、农资市场、建材市场、汽配市场、黑心棉、地条钢、加油站、保护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对地方区域性质量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遏制了假冒伪劣泛滥的势头。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惩制假售假违法犯罪分子,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坚持打假保护品牌,加强与中外知名品牌企业的合作,查处了一大批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省查处制假售假案件65.56万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标值23.09亿元,有力整顿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六)强化质量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通过开展“质量月”集中宣传、企业现场交流会、高层质量论坛、质量知识竞赛、质量专家环省行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全社会重视质量工作、支持质量工作,形成了政府的支持、企业的重视、社会的关注、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质量振兴工作的体会

总结江苏的质量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持用发展的观念抓质量。抓发展必须以质量为基础,抓质量必须以发展为中心。为此,江苏质量工作紧扣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现代服务发展等重要部署,组织开展了民营企业“十百千万工程”,促进民营企业提高质量水平;积极推进服务业标准化,连续七年开展服务行业用户满意度调查;组织评审质量奖,树立了一批质量典型。从2005年起,江苏省将服务名牌纳入江苏名牌评价体系,评选出第一批服务业名牌,为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坚持用创新的观念抓质量。提高质量是一个持续改进、循环上升、永无止境的过程,必须用创新的观念抓质量。为适应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江苏联合上海、浙江等省市签署了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协议,发布了合作互认行动纲领,掀开了区域合作的新篇章,有力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三)坚持用服务的观念抓质量。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为基层和企业做好服务。每年邀请人大、政协、有关部门和质量管理专家对质量工作进行视察和指导,促进全社会重视质量。持续组织开展质量专家环省行活动,通过现场咨询、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

(四)坚持用法制的观念抓质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质量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江苏先后出台了10多个地方性质量法规,内容含盖了标准、计量、认证、打假等方面,初步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质量法规体系。同时不断增强质量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行开门审案,提高了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充分肯定。

三、下一阶段江苏质量振兴工作的思路

(一)明确指导思想。“十五”时期江苏质量振兴的成绩充分说明,质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制定规划,开展工作必须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整体效果。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全年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五年目标,我们将围绕这个目标要求,深入贯彻实施《质量振兴纲要》,努力开创全省质量工作新局面。江苏质量振兴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质监工作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全力提升江苏质量竞争力,努力当好“质量监控仪”和“技术推进器”,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确定发展目标。紧紧围绕提高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提升。

1.提升江苏经济运行质量水平。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促进全省质量总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大力推进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战略,培育一批世界级名牌,壮大中国名牌产品、江苏名牌产品群体。

2.加强质监工作体系。国家、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稳定较高水平。假冒伪劣产品受到有效遏制,标准化、计量、认证工作的技术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得到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