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营销案例:小肥羊闹纠纷 警惕公地效应

ibm卖掉pc 大舍大得

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拿下ibm包括think品牌在内的pc业务,联想集团在五年内有权根据有关协议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获得商标及相关技术。

这两个榜样企业的大动作,自然是吸引了无数的目光,有鼓掌的,也有喝倒彩的。喝倒彩的一是对联想的蛇吞象能力表示怀疑,二是从中解读出ibm帝国的暮气。我是不同意ibm帝国垂垂老矣这个观点的,相反,从这个事件中反而能够看出ibm之所以能够成为榜样的运作模式。

提到ibm会想到什么?个人电脑的鼻祖,还是为企业提供“随需应变”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相信伴随“ibm电子商务,随需应变”的巨大宣传攻势,在人们心目中对ibm的定位已经偏移到了后者,这是ibm的新定位。ibm前董事长郭士纳则更清晰地表示:“顾客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商业范畴,而非技术范畴。”

因此,当ibm的pc业务的利润开始变得微薄,当ibm完成了转型——服务这一增长业务代替硬件成为核心业务,当ibm自认把握了未来的种子业务的时候,ibm毅然“断腕”了。

这对那些寻求并寄希望于“八爪鱼”式生存的企业提供了一种思路:领先企业或者想领先的企业,如果想在巨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并获得进一步的成功,就必须将资源逐渐集中于有限的主营业务,培养核心能力,决然砍掉那些无关的旁枝,此谓大舍大得。

“小肥羊”闹纠纷 警惕公地效应

近日,一直闹得沸沸扬扬的“小肥羊真假之争”再掀高潮,先是内蒙古的“小肥羊”终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案审委会评判为“中国驰名商标”,挺起腰杆要维权打假;后是河北、陕西等地群羊围攻小肥羊,要求收回“小肥羊”驰名商标的认定……

从表面上看,“小肥羊真假之争”是商标之争,但从更深层次分析,就涉及到经济学意义上“公地悲剧”的新表现形式——品牌的公地效应。

公地效应说的是在一片公共草地上,草场是公有的,而羊群是个人的,于是每个牧民都想多赚钱,无节制地增加牧羊的数量,结果草地很快就因过度放牧而成了不毛之地。今天,中国品牌的公地效应正在凸现。

引起公地效应的前提条件是有草地、有资源。内蒙古“小肥羊”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在全国发展了近700家直营店与连锁店。由于看到了利益前景,全国各地名称类似的火锅店也跟风而上。像真正的内蒙古“小肥羊”在南京仅有3家连锁店,而南京市场上叫“小肥羊”的火锅店加起来至少有40多家。

这让人担忧起内蒙古“小肥羊”的未来命运,“瓜分一个品牌,毁掉一个行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像中华老字号,现存不到1/10,很大程度上就是公地悲剧使然。因此,“小肥羊”事件的意义在于,扩大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既有利于原有地域品牌的保值增值,也压缩了害群之马生存的空间。